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
****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:“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”。这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意义。
一、什么是真正的人?
什么是真正的人呢?苏霍姆林斯基《怎样培养真正的人》一文中写道:“真正的人要有一种精神──人的精神,这种人的精神会在信念与情感、意志与追求之中,会在对待他人和自己本人的态度上,会在分明的爱与憎,在善于看到理想并为之而奋斗方面表现出来。”
二、培养真正的人需要“教人求真”的教师
培养真正的人需要“教人求真”的教师,这样的教师需要具备两种要素:“一,有真知灼见;二,肯说真话,敢驳假话,不说谎话。”(陶行知语)。教师教人求真,首先**应当教人奋不顾身地追求真理,不做“伪君子”,伪君子为名利所动,会丢掉人生**宝贵的人格,“演出千百之伪状”,而真人则求真知识,说真话,实事求是地办事。
“学校好比一架精致的乐器,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,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,但要奏出和谐旋律,必须把乐器音调准,而这乐器是靠教师、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。”
三、自我教育的教育,才是真正的教育
“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,才是真正的教育。”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:“一个少年,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,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;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,而且努力认识自己内心世界的时候;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、更完善的时候,他才能叫为一个真正的人。”“要照着应该做的那样去做,不是为了给人看,不是为了让人看到你的好举动而夸你,而是凭着良心办事”,苏霍姆林斯基认为,这是心灵中**细微、**娇嫩的一角——自尊心的轻微触及。要让孩子创设这样的感受:在他周围没有任何人监看,而是他自己善于扪心自问,让“自我”的声音在“人”的身上说话,也**是练**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。康德说:“有两种伟大的事物,我们越是经常执著地思考它们,我们心中**越是充满永远新鲜、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,那**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法则!”从“人”的相互关系来讲,启迪孩子用良心支配自己的行为,也意味着信赖和至诚,意味着“人性”的唤醒。
道德教育成功的“秘诀”在于,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,**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、个人生活的前景。
四、培养真正的人,从真诚的沟通开始。
人是社会的人,正如马克思所说: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。一个人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,这个人也会出问题。所以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真诚沟通,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真诚沟通是培养真正的人的开始。只有通过真诚的沟通,孩子才能了解人,了解自己。只有通过真诚的沟通,
孩子才能了解爱,感受爱和表达爱。只有通过真诚的沟通,孩子才能学会与人相处,学会克制、谦让。
五、培养真正的人,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
“创造力”(creativity)被解释为:“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,产生新概念、新知识、新思想的能力。大体上由感知力、记忆力、思考力、想象力四种能力所构成。”
法国生理学家、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提出:“创造力是无法教的,所谓的创造力教学,是指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,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。”那么,教师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条件:一是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;二是鼓励学生的参与欲;三是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。
六、培养真正的人,要培育学生的良好习惯
有人说:“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,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,而在人整个一生中**享受着它的利息。”因此,许多教育家都把少年儿童的习惯养成当成教育的****要务,不****经验的教师也把习惯培养当成工作****,抓住不放,直至习惯养成。
习惯的养成在于多次的重复。****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,同样的事重复72次**可形成定势。有位教师受魏书生写作文体的影响,开始每天写自命题日记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**觉得写作象吃饭穿衣一样成为一种精神需要。偶因外出没有写日记,便感到心里空落落的,抽空也要补上,还清昨日的欠帐。选准要养成什么样的行为习惯,然后坚持经常性的重复,在重复中激发兴趣,学有所得,越干越想干,**后**会到了“欲罢不能”的地步,有些人坚持一辈子记日记,****是习惯使然。
良好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。正是因为习惯具有巨大的惯性,所以良好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。
七、培养真正的人,要重视逆境教育
逆境教育**是教育学生凡事有明确的目标,并表现出主动性和自制力,向预定的目标迈进而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。
进行逆境教育要注意,强度,以孩子自身的心智和体力能够克服为限。坡度,依据独生子女生理成熟和心理发展的规律,由易到难,由低层次的逆境到高层次的逆境发展,形成合理的逆境教育序列。密度:逆境出现的频率不要太高
逆境教育不是“精神虐待”。现在有的家长,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,往往不惜采取讽刺、挖苦、揭短、警告、恐吓的手段,甚至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,以为这样**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。其实,这样做长期使孩子生活在“危机”之中,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,实质是一种“精神虐待”。
逆境教育可以分为家庭逆境教育、学校逆境教育和社会逆境教育三个不同的方面。三个方面各有侧重,家庭逆境教育以生活自理教育为核心,学校逆境教育以心理挫折教育为核心,社会逆境教育以现实困境教育为核心。